陈独秀的后代现状如何?
作为伟大的革命者之一,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新青年》的创刊人,为五四运动保驾护航...陈独秀的前半生无疑是成功的,他为国家、为人民、为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令后辈敬仰和值得永远怀念的人。
对国家做出了这么大贡献,那他也能同时兼顾家庭吗?据记载,陈独秀一生曾多次结婚,那他和家人的关系怎么样呢?他的子女们和他亲近吗?他们又过的是什么样的人生呢?今天来了解一下吧!
原配子女命途多舛
陈独秀的第一任妻子是一位旧社会的大家千金,名叫高晓岚,两个人共同育有三子一女共4个孩子。虽然陈独秀经常不在家,但母亲对他们的教养并没有一丝放松,也因此,兄妹四人都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他们跟父亲一样,对社会时局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大儿子陈延年,一开始并不理解父亲对于革命运动的热情,也不赞同父亲为革命运动做出的种种努力,因为他是一个坚定的无政府主义者。
展开全文
但后来到法国留学后,结识了很多正在为革命奔波的有识之士,了解到他们的理念和革命诉求之后,陈延年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认同了国家要依靠革命才能走向更好未来的理念。
二儿子陈乔年,因为跟大哥从小一起长大,所以他的人生路差不多跟陈延年是重复的。同样是在国内有名的学校学习,后来到法国留学,只是后来他对于革命的理念又和父亲有一些偏差。
这也导致很多人觉得,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在革命事业上的成就高于他们的父亲陈独秀。两兄弟的成就是否高于陈独秀,也许见仁见智,但他们对于革命的热情和想要人民解放的忠诚度是毋庸置疑的。
他们都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觉悟在参与革命,以至于后来大哥陈延年在1927年,二弟陈乔年在1928年都相继义无反顾的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是当之无愧的革命烈士。
三女儿陈玉莹对于民族大义没有那么多深刻体会,她只知道自己的父亲和两个最爱她的哥哥都在为了这件事业浴血奋斗。
本打算就一直在家坚守,为父兄们提供后方保障,也算是用自己的方式支持革命这项伟大的事业。结果却在一年之内收到了两位兄长的噩耗,伤心过度的陈玉莹在为兄长们处理好后事,不久后也郁郁而终。
到最后,原配妻子高晓岚的孩子也就只剩下四儿子陈松年。他刚出生就面临母亲与父亲分开,直接跟着母亲回乡生活,所以对于父亲并没有太多孺慕之情。因此,他没有走哥哥们的老路去国外留学,而是在家乡学习生活。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参与过革命,过着平凡的生活。
二婚子女生途坎坷
跟原配高晓岚分开后,陈独秀和高晓岚的妹妹高君曼生活在了一起。高君曼和陈独秀又生育了一子一女,姐弟俩的命运也各有坎坷。
长女陈子美,出生时父母感情正浓,所以她也得到过父亲短暂的关注和爱,但因为陈独秀实在太忙,他能分给家庭和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虽然是父女,但陈子美和陈独秀相处的时间其实不多。
次子陈鹤年跟姐姐一样,生下来并没有得到父亲多少关怀,反而因为父母感情破裂,不得不和姐姐一起随母亲去过简朴清贫的生活。还好母亲是知书达理之人,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没有阻止姐弟俩的学习之路。
虽然有母亲的支持,但家境实在贫寒,无力负担姐弟俩的学习费用,姐弟二人不得不从小就边做零工边读书。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姐姐陈子美也还是坚强的读到了职业学校,并进入了妇产科学习。
只是受父亲身份的影响,又因为婚姻关系不尽如人意,陈子美的前半生没法安稳度日,不得不辗转奔逃。
一开始是逃到了香港,后来又回到上海,但因为没有得到夫家的经济支持,自己无法独立抚养四个子女。最后不得不想办法逃去了美国,在纽约立足,开办医院,又经历几次起起落落,一生坎坷,最后病逝于美国。
相比于姐姐的坎坷人生,弟弟陈鹤年过得稍微顺遂一些,他曾进入北京大学政法系就读。学习期间因为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他也加入革命队伍,参加了学生运动,也因此结识了同样有理想有抱负的妻子许桂馨。
只是后来因为理念不同以及历史原因,陈鹤年的妻儿都待在大陆,只他一个人去了香港,并从此没再回来,直至去世。
三婚养女过得顺遂
与高君曼分开后,陈独秀没有独自生活,而是用假名字和邻居潘兰珍生活在一起,过上了老夫少妻的生活。只是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里,潘兰珍没有生育孩子,而是领养了一个女儿起名潘凤仙。
和潘兰珍的夫妻生活本身就是从谎言开始,更何况女儿是养女,所以陈独秀对这个女儿并没有付出什么心血。潘凤仙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后来走上了艺术道路,靠自己成名,一生过得还算顺遂。
结语
陈独秀的一生过得精彩又无悔,只是他的子女们仿佛都有着各种程度的挫折,这也许是和他们生命中缺失了父亲陪伴有关。但或许更多是时代的原因,他们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但也都尽量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如今的青年人,也都是在如他们兄妹一般的先辈们的余荫下,才能够活出更加幸福精彩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感恩和珍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