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管洞察】30余家信托公司布局破产重组服务信托业务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30余家信托公司布局破产重组服务信托业务
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参与破产重组服务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已增加至30余家,存量规模超1.5万亿元。多家信托公司设立特殊资产部,比如平安信托、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外贸信托、云南信托、国民信托、光大信托等公司已布局不良资产市场。
业内观点:
1、市场预计,到2030年,市场化重组和破产服务信托的市场需求将达10万亿元。自2020年以来,多家信托公司即设立专业的资产保全部/资产管理部/特殊资产经营部,延揽专业化处置人才,处置内生不良,并探索特殊机会投资。
2、服务信托可以完美解决上述利益相关方的痛点。一方面,在破产重整项目中,以剥离资产设立财产权信托,该部分资产不纳入企业破产财产,由信托公司独立运作,可以有效隔离与原破产主体其他财产之间的关联性;另一方面,信托公司通过对剥离资产的管理和处分,实现信托财产的增值,从专业和特色化角度体现信托公司的优势和价值,原破产企业的债权人将通过信托受益权人身份持续享有剥离资产运营处置的相关收益。
破局特殊群体保障 共商中国特色制度构建路径
日前,特殊需要信托法治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召开。当前我国现代特殊需要信托制度正处于构建框架的关键期,该课题由中国政法大学信托法研究中心主任赵廉慧、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主席王向前联合主持,多家高校与机构专家共同完成。
业内观点:
2、特殊需要信托制度的完善需多部门协作,在税收、监护、介护等方面推进顶层设计。例如,可参考日本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我国实际制定特殊需要信托的税收减免规则;加强社会监护体系建设,培育专业监护组织和人才;完善介护服务体系,降低特殊群体家庭负担。
华泰证券:消费提振政策持续发力,龙头价值重估与结构性增长机遇并存
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向消费转型。2025年在全球贸易摩擦及国际局势扰动背景下,以内需为导向的消费板块防御性与确定性相对凸显。宏观层面,2024年至今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社零增速及消费者信心指数U型复苏,下半年政策面有望持续发力。微观层面,大部分食饮企业已完成渠道库存去化,并通过品类拓展、渠道创新及效率提升驱动收入利润增长,华泰证券认为大众品板块龙头价值重估与结构性增长机遇并存。
银河证券:当下国内AI投资呈现长短错配,下半年恰是布局良机
当下国内AI投资呈现长短错配,下半年恰是布局良机。宏观角度,在中国经济动能转换过程中,不同于传统供给侧改革依赖“减法逻辑”(去产能、去库存),当下的“新供给侧改革”乘法效应本质是从“要素替代”到“系统重构”,而AI Agent经济正通过“消费创造(场景创新×需求激活)、投资提质(能算协同×空间智联)、出口升级(质量溢价×跨境服务AI化)三维路径,促使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生态系统重构,中长期而言,“新供给侧改革”乘法效应将带来十倍以上投资机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