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逛一次“青楼”需要多少银子?换算成人民币,又是多少钱?
提到古代的青楼女子,很多人都带有贬低的态度。青楼在传统观念中常常被视为不堪的场所,去过的人会被认为不务正业,甚至名声尽毁。由于青楼里往往聚集着社会底层和一些不光彩的职业,很多人认为一旦进入青楼,就意味着社会地位的下降,身份会大打折扣。

然而,现实却很矛盾,尽管许多人嘴上嫌弃青楼,心里却充满了好奇,甚至一些直率的人会花费巨资,专门为了博得青楼花魁的一笑。这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并非所有人都能进得了青楼,特别是那些贫穷、地位低的人,他们因为缺乏消费能力,根本没有资格进入这样的地方。那在古代,去一次青楼究竟需要花费多少银子呢?如果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又值多少钱呢?

在古代社会中,青楼女子常常被视为最不被欢迎的一类人。男人们不喜欢青楼,原因在于去那里消费非常昂贵,而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时欲望,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的钱财,只为与一位美丽的女子相会。对于女人来说,青楼的存在同样令人不快,因为一些男人长期在这样的场所徘徊,会失去志向,也会给家庭带来不幸,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因此,青楼虽然在古代始终存在,然而它却一直是一个让人心生厌恶的地方。

展开全文
然而,青楼的存在并非没有理由,实际上是因为社会上有需求,而且有许多女子因为各种原因走上了这条路。青楼女子的来源有几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来源是贫困家庭的女子。 即便是盛世如唐朝,也有不少贫穷家庭。在古代,社会地位低的女性,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女子,往往没有其他生存选择。有些家庭为了度过难关,会把女儿卖到青楼,换取金钱。青楼通常根据女子的外貌来定价,长得美的卖得贵,长得不好的可能就没人要。对于一些极度贫困的家庭来说,将女儿卖到青楼或是卖到富贵人家为奴为婢,是一种生存的手段。
第二类来源是遭遇变故的女子。 比如,在古时,家里如果有人犯法,除了直接的刑罚,可能还会连坐,导致家中女子不得不沦为青楼妓女。这些女子一般从小过得比较好,长得也很美,所以有些人会成为青楼的花魁,享有极高的身价。她们的美貌和才能往往能让她们在青楼内脱颖而出,成为焦点。
那么,古代的青楼消费到底有多贵?根据一些资料记载,进一次青楼的消费大约需要十两银子。这个十两银子仅是进入青楼的基础费用,包括喝酒和看表演。虽然看起来十两银子不算很多,但它的购买力在当时是非常强的。

以宋朝为例,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一贯钱,也就是1000文。以当时的物价来看,一石米的价格是六贯钱,大约是59公斤。十两银子,相当于可以购买近两石米,也就是接近120斤米。当时的米价比较便宜,一石米价格大约为300元,而十两银子的价值则接近500元。如果换算成现代的消费,500元算是进入青楼听个小曲或看表演,似乎不算太贵。

然而,古代的生活成本与现代不同,所以500元的购买力在古代就非常强大。十两银子可以供一家人吃好几个月的米,而这个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是负担不起的。而这仅仅是进门费用,若是想要与青楼的女子共度一夜,则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想要见到青楼里的花魁,那可就得花费更多的钱。
比如,唐朝时期,永宁相府的一位公子哥,想见到长安城内著名的歌姬“天水仙哥”,除了送礼物,他还花费了100两银子。100两银子是巨大的金额,对普通家庭来说,这相当于几年的生活费。然而,他花了这么多钱,最终却没有见到花魁的真面目,就被抛下了。可见,古代的青楼花魁身价之高,普通百姓很难负担得起。

对于一些权贵或富商来说,100两银子并不算什么,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地消费,而不必担心钱财问题。但事实上,古代的王公贵族常常用百姓的税收钱财来满足自己的享乐,而百姓则在生活的困苦中挣扎。就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说法,有人享受奢华生活,有人却为生存而卖掉女儿,只为全家能够活命,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公。

总的来说,古代的青楼女子虽然常常受到轻视,甚至被认为是靠不正当手段赚取财富,但她们的经济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她们所能带来的收益,往往超出了普通人所能想象的范畴。即便如此,她们的命运却也极其悲惨,身处在一个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世界里,一旦失去青春与美貌,她们的一切便化为泡影。

古代青楼女子看似风光无限,享有如花容月貌,但她们的命运常常并不由自己掌控。当她们的美貌不再时,所有的财富和荣光都会瞬间消失,最终只剩下寂寞与落寞。她们的悲剧,正是封建社会不公的缩影。








评论